北京福田公墓 — 简介:
殡仪馆介绍
北京市福田公墓地处京郊西山风景区,北依燕山龙脉,西邻佛教胜地八大处,南抱川流不息的永定河引水渠,东望六朝古都,占地120余亩。这里地势高畅,环风抱水,气盛地旺。公墓是石景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乡福田寺村东。
公墓始建于1930年,因距福田寺较近,故取名福田公墓。墓区种植各种果树,环境优美,又有“百亩果园”的美誉。院内清幽、安逸、肃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首都花园式单位”,也是北京市首家上等级公墓。
公墓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周围筑有围墙。园内地势平坦,北部为墓葬区,南部为骨灰堂。公墓分为老墓区和新墓区。1987年新建2栋仿古建筑作为骨灰堂。西侧是一道可安放骨灰的格式墙壁。墙长210米,配筑仿古廊柱,下有水磨石座凳。主要墓葬分布在公墓的中部和北部。墓区,骨灰堂和骨灰墙分别安葬、安放着很多已故的爱国民主人士、侨胞、台胞、港澳同胞、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高级知识界人士及部分革命烈士的遗体和骨灰。
骨灰堂总建筑面积2387平方米,能存放骨灰盒3万个。南楼为青瓦大屋顶仿古建筑,上下2层,共有寄存室二十八间;北楼为黄琉璃瓦古典大屋顶式建筑,地上2层,地下1层,共计三十七间,寄存室三十间。整个公墓由2条南北向甬道和1条东西向甬道分割成6区,每区分为2组。
福田公墓作为现代公墓,其创始人为北京救世新教会负责人沈性礼与原清末九门提督江朝宗之子江宝昌。民国二十九年,经河北省宛平县公署批准,北京特别市社会局和警察局备案,沈、江二人在西四牌楼北小旃坛寺八号成立福田公墓管理处,沈性礼任经理,江宝昌为副经理,下设工程主任、文牍、会计、事务、夫役若干名,负责协助沈、江二人处理公墓经营管理的具体事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福田公墓划归北京市公逆产清管局监管。1951年6月1日,市民政局会同清管局对福田公墓接管事宜已全部交接完毕,并呈报市人民政府备案。1953年12月,市民政局颁布《北京市福田公墓管理规则》,开始对福田公墓实行有效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多种原因,福田公墓几经更名,主营业务也几经变化。直至1986年,经市民政局批准,恢复“福田公墓”名称,作为殡葬事业单位由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管理。
1987年,福田公墓邀请市民政局建筑设计所、北京市古建设计所负责对墓区进行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福田公墓因此也成为北京市殡葬行业第一个进行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的单位。同年12月,福田公墓在墓园正南部新建两幢仿古式骨灰楼,拆掉部分西墙,改建骨灰墙。
20世纪90年代,福田公墓又陆续翻建了行政办公用房,改造了院内给排水、供电设施,建成两座黄琉璃瓦亭子提供丧葬用品销售服务,在东院墙的基础上修建了仿古式东骨灰长廊,成为北京市设施较全、设备较好、管理规范的多功能、现代化骨灰处理公墓之一。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福田寺
殡仪馆:读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殡仪馆是指设置于城市乡镇中承包丧葬事宜的机构。殡仪馆下设殡葬咨询室、殡葬业务接洽处和火葬场。中国推行火葬,为火葬提供服务。在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殡仪馆为殡葬提供接运尸体、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动会场等项目服务。中国大中城市都已设置殡仪馆。在偏远地区则由民众邻里相互帮助解决殡葬问题。
北京福田公墓是一个公益性的殡葬事业单位。殡仪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完善公益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公益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需求。 殡仪馆是专门举行丧礼的地方。部份殡仪馆还会提供相关的入殓服务,例如订购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遗体、为去世者化妆等等。殡仪馆内的设备包括大小不一的灵堂、休息室、等等。
中国花圈网官方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殡仪馆数量目前1500多家。
为了方便广大丧友查询之便,欢迎各大殡仪馆积极参与,共同创建完善殡仪馆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绍殡仪馆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更新。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更新,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