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县烈士陵园 — 简介:
殡仪馆介绍
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悼念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为巩固大足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征粮剿匪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解放全中国,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前进,挺进西南,国民党军队望风披靡,狼狈逃窜。大足县于1949年12月13日解放,21日大足县人民政府成立,随即接收各区、乡政权,建立革命新秩序,同时开展征粮工作。此时,隐藏下来的国民党军、警、宪、特和地方上的反动势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互相勾结,串通一气,欺骗一些落后群众,乘机组织暴动。他们到处攻打初建的地方政权和征粮工作队,破坏工农业生产,曾三次袭击县城,一时土匪气焰嚣张。当时刚刚获得解放的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来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投入到剿匪战斗之中。经过半年的时间,全县土匪暴动基本平息,匪首被逮捕法办,受蒙蔽的群众悔过自新,社会秩序安定。可是,在这一场暴风雨的征粮剿匪中,在对匪特的扫荡、阻击、防御和突围中,不少同志却光荣地牺牲了。
为了永远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1954年,大足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人民群众的愿望,成立了“大足县烈士墓修建委员会”,并拨专款,选址于县城南门外公路旁的小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于1955年3月落成。当时碑的形制为四方形,用大条石砌成,15米高,2米宽,座西向东,面对公路;一个巨大的,由钢筋水泥铸成的国防哨兵塑像屹立碑顶,威武雄壮;碑身上,四面刻着大足县人黄竹波先生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端庄深厚,金光耀眼;碑座四面纂刻毛主席著作《为人民服务》,正面两边以毛主席“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作对联。以后,由于碑顶避雷装置不佳,塑像被雷电击毁,政府再拨款维修时,将原塑像改为红五角星。
原“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30年来,由于碑身风化严重,字迹不清,有碍纪念碑的庄严形象。1984年,大足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拨款重建,责成民政部门负责,建成了现在这座纪念碑。该碑重建时在原地稍移一公尺许,正对公路石阶的正中;形制仿照原碑四方形,12米高,2.4米宽;碑顶用水泥沙浆糊于青砖上构成,碑身用砖作坯,砂浆凝成;刻字处凸出一公分,字迹凹下一公分;正面刻有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书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大足县首任县委书记、也是牺牲烈士们的见证人郭中兴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陵园公墓殡葬信息大全
地址:
殡仪馆:读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殡仪馆是指设置于城市乡镇中承包丧葬事宜的机构。殡仪馆下设殡葬咨询室、殡葬业务接洽处和火葬场。中国推行火葬,为火葬提供服务。在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殡仪馆为殡葬提供接运尸体、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动会场等项目服务。中国大中城市都已设置殡仪馆。在偏远地区则由民众邻里相互帮助解决殡葬问题。
重庆大足县烈士陵园是一个公益性的殡葬事业单位。殡仪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完善公益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公益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需求。 殡仪馆是专门举行丧礼的地方。部份殡仪馆还会提供相关的入殓服务,例如订购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遗体、为去世者化妆等等。殡仪馆内的设备包括大小不一的灵堂、休息室、等等。
中国花圈网官方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殡仪馆数量目前1500多家。
为了方便广大丧友查询之便,欢迎各大殡仪馆积极参与,共同创建完善殡仪馆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绍殡仪馆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更新。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更新,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