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丘的分类
|
|
导语:每年清明节,人们总会说去“扫墓”,然而“墓”在古时候有许多分类,甚至早些时候不是所有人的“墓”都可以称为“墓”,更多的叫法是坟。
几千年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族人民盛行土葬,即以“墓”的方式葬死者。“墓”与“没”声近,有埋没的意思。据说,上古的墓是没有土堆的,这跟我们现在的墓地很不一致。据考证,中国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墓葬后,直到殷商时期,在这两万年的时间里,墓葬顶上均不见人工堆筑的坟丘。西周时代,中原地区仍无坟丘出现。
坟,就是凸起的土堆,没有坟,也不栽树作标志,说明先民的丧葬意识还比较淡薄。这种"墓而不坟"的风气,不仅平民如此,就是统治者也自觉地遵守,除了墓室内部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棺椁的大小层数及随葬品多寡有特殊性外,墓室上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就王者或大臣来说也是如此。
在春秋、战国之际,人们的土葬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得奢侈化了、鬼神化了、复杂化了和等级化了。有坟丘的墓葬在中原地区的出现大约在春秋晚期。
随着坟墓制度的出现,又有了许多有关坟墓的名称,如坟、墓、丘、冢、陵、山等,它们都是葬死者的地方,统称为阴宅或墓地,但其大小及形式是有区别的。
坟,本义即为土堆。后来,坟与墓连称,即为死者墓地。《墨子·七患》中有“生进治台榭,死又修坟墓”一句,《周礼·大司徒》中说:“一曰微宫室,二曰族坟墓。”说明时人已把建台榭和修坟墓看作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宫室跟坟墓是并列的,当说明修坟治墓已成为个人甚至是国家大事了。后来用“坟”来代指“坟墓”。
可见有没有坟已成为墓葬的标志了,而坟的高低、大小则是墓主人地位等级的高低、身份的贵贱、财富多寡的具体体现了。
墓,在上古是王者葬地的通称。由于墓在上古是王者葬地最早的称呼,最初是没有土堆标志的,正是因为如此,后世不管是否有土堆,也不管土堆高低大小的葬地都可以称墓了,墓成为最具普遍意义的葬地称呼,它跟其它称呼墓的字如"坟"、"丘"、"冢"、"陵"等联系起来,可组成"坟墓"、"丘墓"、"冢墓"等称呼墓的词。
这里"墓"字已无多大意思,而对其所称呼的“墓”来说,其高低、大小及墓主人地位等级的高低及身份的贵贱主要是通过与其连结的“坟”、“丘”、“冢”、"陵"等来表达的。
丘,本义是土山。春秋时以丘称葬地,这种称法还相当普遍,如楚昭王墓称昭丘、赵武陵王墓称灵丘、吴王阖闾墓称虎丘。可见称丘的墓一般都比较大,且是一王公贵族所用。后来,有用丘墓、丘冢、丘坟、丘垅、丘封来泛指坟墓,这样连起来称呼墓地的词比起单个字称呼的墓地对其规模制度、大小、高低的规定性要模糊得多;如若分开来用,有些称呼是有其规定性的,如王公之墓曰丘,诸臣之墓曰封,帝王之墓曰陵。
冢,本义为山顶,后来称高坟为冢。
陵,本义为大土山。后世王者之墓往往择高而葬,或者垒土为丘。而“陵”字也就被历代帝王窃取过来,或与"山"连用,叫做“山陵”。不管怎样,帝王之墓本身的高度毕竟有限,都必作威仪之状而使人不可仰视,于是"陵"字成为称呼历代帝王坟墓的专用词了,这就是所谓的"帝王气象"了。所以跟帝王有关死丧事情大都与陵联系起来,比如,君主去世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山陵崩”,帝王墓也称为“陵园”,帝王墓地的宫殿建筑称为“陵寝”。
山,本义为石头山。秦代称帝王墓为山,所以,山也是帝王墓的专称,不过和陵相比,以山称墓在时间上比陵早一点。
上述除了“墓”字之外,其它字本义都不是墓,而它们之所以被用来称墓,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之后,墓室上堆了土堆,似丘似山,似陵似冢,说明墓室上造坟的现象已很普遍。
结语:封建王朝时期的中国,不仅是活人在世时的吃穿用度,就连死后坟墓的规格称呼都有等级区别,可见当时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 |
发布人:中国花圈网(http://www.biao45.com/)
http://www.xhcct.com/listzt-19248.html
手机版访问:坟丘的分类
|
相关资讯:
·定制白事花圈如何表达哀思
·泉州市南安市花店丧事白事花篮去世葬礼殡仪馆花圈订购异地送花圈
·烟台福山区花圈店推荐,烟台福山区代送花圈上门的花圈店,订花圈送花圈准时送到指定地点!
|